
本期档案:抗战四年山东我党工作总结与今后任务
年份:1942年
馆藏:山东省档案馆
1942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时期。
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疯狂“扫荡”抗日根据地。1941年至1942年,日军向山东抗日根据地出动万人以上的“扫荡”达9次,千人以上的“扫荡”有70多次,千人以下的“扫荡”和出扰几乎每天都有。
频繁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使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较之前大为缩小。连年的旱灾、蝗灾又造成严重饥荒,山东抗日军民衣食极度匮乏。
此时,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115师和山东纵队有关领导同志,对反“扫荡”策略和群众工作等问题产生分歧。
1942年2月4日,毛泽东致电准备从苏北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命其代表中共中央解决山东问题。
1942年4月10日,刘少奇到达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115师驻地临沭县朱樊村。
一进山东境内,(刘少奇)便不顾疲劳地找群众调查访问,了解群众组织、减租减息、群众生产和生活、阶级关系等情况。
——黎玉、陈沂、高克亭《胜利的转折,历史的功绩——忆刘少奇1942年在山东》
白天谈不完的工作晚上谈,一次搞不透彻的问题就反复议,常常通宵达旦……
在朱樊,他听了各方面的意见,并要求山东分局把党政军民的有关材料都送来,把分局的机关刊物《斗争》也找一份齐全的。少奇同志对所有重要材料都亲自过目,进行了系统的认真的研究。
——肖华《艰苦岁月》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1942年4月26日,刘少奇召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扩大会议,充分肯定山东坚持敌后抗战取得的主要成绩,批评了存在的错误和缺点。
刘少奇的报告,极大地鼓舞了山东干部,使大家深受启发,开阔眼界。
随后两天,刘少奇又召集山东军政委员会会议和山东分局及山东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山东战略方针部署和主要干部配备、山东地方部队同第115师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经过讨论,主要负责同志的认识渐趋一致。
在刘少奇的指导下,山东分局制定了关于《抗战四年山东我党工作总结与今后任务》的决议,并着重抓了三件事:一是发动群众减租减息,二是统一山东的军事领导,三是妥善地处理“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妨碍抗战工作开展的问题。这对推动山东工作的转变起了关键作用。
从4月底到5月,刘少奇结合山东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作了《关于山东工作》《群众运动问题》《中国革命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改造政权问题》《思想方法问题》等8个重要报告,对提高山东抗日根据地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2年7月下旬,刘少奇又踏上前往延安的路程。
194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罗荣桓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第115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9月,罗荣桓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
此后的两年间,山东在对敌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整风运动、发动战役攻势、扩大根据地和武装力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绩,抗战局面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