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
接收征集
史料公布
编研成果
理论研讨
相关文章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二十三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二十二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十五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十四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十三集:...
当前位置:首页
>档案编研>史料公布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二十一集:西海地下医院
发布日期:2025-09-04 08:44 信息来源:济宁档案信息网 浏览次数:

点击播放视频


本期档案:西海地下医院使用过的医疗器械

年份:1942年

馆藏:西海地下医院展览馆

这是胶东西海地下医院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它们见证了西海地下医院在人民群众的保护下,救治了大量八路军伤病员的战地医疗奇迹。

1942年11月,日军对胶东地区进行大规模拉网式大“扫荡”。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卫生所奉命转移到掖县与掖南县(今莱州市)的近40个村庄里隐蔽。

为了掩护和救治八路军伤员,掖县和掖南县两县县委提出“村村有地洞,个个能住人”的要求,发动党员群众,深挖地洞,将卫生所转入地下。


 

王门地道示意图

为了保密,挖洞只能在晚上进行。洞内狭小,人在里面直不起腰,甩不开膀子,只能一点一点地往下抠,要是碰上石头或硬土质,半天啃不下一筐土。

——刘子坚(时任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地下医院指导员)回忆文章《西海地下医院》

党员、民兵、村民等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近40个村庄的地下挖出病房,把洞口设在锅灶下、水井里、草垛里等隐蔽的地方,防止被敌人发现。

西海地下医院共设王门、西北障、朱旺、南掖和南招5个医疗区,仅在王门村的地下,就挖出大小病房25个。

伤病员从前方转移到医疗区后都住在地洞里,工作人员给伤病员治疗,送饭、送水,晒太阳等都要进洞出洞,工作量非常大。

——纪毅(时任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地下医院政工人员)回忆文章《地下的太阳》



西海地下医院地道复原场景


 西海地下医院的医生在救治伤员


 

西海地下医院的部分医生和护理人员

洞里空气不好,光线不足,当时用的麻醉剂又是一种易燃品,不能在灯下用,所以手术室一定要设在地面上,手术在白天或在敌人袭击的空隙中迅速进行。

——《西海地下医院:云峰山作证》

地下医院不仅要克服缺医少药、转运伤员等困难,还要躲避日军的“扫荡”,王门村等村子每隔几天就要遭到日军挨家挨户地搜查。

一个上午,(日伪军)几乎把全村刨遍了,也没找到地洞痕迹。鬼子气急败坏的用刺刀、指挥刀威逼群众说出洞口在哪里。群众说:“俺村没有地洞!”日伪军就挥动着枪托、拳头打人,群众仍说:“没有。”

——王门村村民李振玉回忆文章《地下医院在我心中》

那些被拴着的百姓,被日军拖着走。我就跟老百姓在一块,没有一个老百姓说出八路军(和地下医院)在哪里。

——纪毅(时任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地下医院政工人员)口述

村民们冒着极大的风险用生命保护着西海地下医院,从1942年到1944年,在胶东西海地下医院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没有一个八路军伤员被敌人发现,没有一个医生、护士被敌人抓走。

许多伤病员后来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掖县的人民,如果没有掖县人民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早不存在了。我们永远不能忘本。

——刘子坚(时任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地下医院指导员)口述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局部战略反攻阶段,西海地下医院从地下转移到地上,迁至大泽山一带。至此,西海地下医院完成了历史使命。

两年多来,西海地下医院前后救治了2000多名伤员,使他们重返抗日前线,创造了战地医疗史上的奇迹。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