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
接收征集
史料公布
编研成果
理论研讨
相关文章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二十三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二十二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二十一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二十集:...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十九集:...
当前位置:首页
>档案编研>史料公布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第十八集:大青山突围
发布日期:2025-09-02 08:33 信息来源:济宁档案信息网 浏览次数:

点击播放视频


本期档案:抗大一分校指战员掩护部队突围照片

年份:1941年

馆藏:山东省档案馆

这张拍摄于1941年的珍贵照片,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指战员在大青山突围中阻击日伪军进攻,掩护部队突围的场景。

这场战斗突破了日军的合围,保存了大批抗日骨干力量,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机关的阴谋。

1941年11月,日伪军5万余人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大“扫荡”。


向大青山地区转移的八路军战士

 

抗大一分校学员阻击日军进攻

 

抗大一分校学员在转移途中

 

日军“扫荡”沂蒙山抗日根据地

11月30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第115师机关和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校部及部分学员转移到大青山时遭日伪军包围。

次日拂晓,东北山口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枪声。接着就看到五大队军事哨位点起烽烟报急信号。不到1个小时,敌人就摆开了合围的架势。

——郝云虹(时任抗大一分校军事教员)回忆文章《气壮山河的大青山突围》

危急时刻,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立即组织第五、第二两个大队及各机关警卫队抢占有利地形,奋勇抗击敌人,掩护党政机关人员突围。

 

我们20~30个带枪的人(大部分是短枪、手榴弹,只有几支马步枪),一齐喊着杀声冲了上去。手榴弹、长短枪一齐开火,把敌人顶住了,我们冲上去的人员也有几个同志牺牲了。

——刘钢(时任抗大一分校校部侦察队副班长)回忆文章《浴血奋战大青山》

 

日军“扫荡”后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村庄

 

八路军指战员在反“扫荡”战斗中

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第二中队坚守梧桐沟北侧阵地,指导员程克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第五中队队长邱则民在大顶山北侧阵地阻击敌人,仅凭借一挺轻机枪击退日军数次冲锋,直至弹药耗尽,跳崖牺牲。

 

抗大一分校学员打开突围通道

第五大队且战且走,干部、勤杂人员都奋勇参加了抗击,和敌人拼搏。这个倒下去,那个冲上来,前仆后继,宁死不屈。

——孔福亭(时任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政治处组织干事)回忆文章《忆大青山战斗》

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一万多军民往蒙山深处胜利突围。

此次突围战斗,抗大一分校以伤亡800余名学员的代价,延缓了日伪军的合围,为大部队的突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日军这次近两个月的大“扫荡”,使用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屠杀之凶残,以及人民财产损失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反“扫荡”中,八路军作战150余次,歼敌20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取得了胜利。但根据地军民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八路军伤亡1400多人,人民群众被杀3000余人。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八路军第115师敌工部副部长王立人,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刘子超,山东妇救会负责人陈若克,德国友人、太平洋学会记者汉斯·希伯等人壮烈牺牲。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